新闻检索:
网站首页 | 协会介绍 | 协会章程 | 新闻动态 | 理事机构 | 联系我们 | 在线咨询
 
热门新闻
 
 
南通港做强江港获突破 三港区规划同时拿到部省红头“派司”
新闻来源:转载 市港口局网站 发布时间:2013/2/28 14:59:00
2月26日,南通市港口管理局收到交通运输部、省政府1月30日印发的三份批文。南通港如皋港区、通海港区规划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批准,天生港区总体规划方案获得部、省评审意见。三个港区规划同时拿到部、省联合批准文件,这在南通港历史上还尚属首次,标志着南通港实施强江港战略进入到全面提速阶段。

  为进一步做强沿江主力港区,科学合理整合利用港口资源,近年来南通市港口管理局积极探索、严密论证,先后开展了如皋、天生、通海港区的规划研究工作,根据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定位,组织编制三个港区的规划方案,为沿江港口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依据。

  如皋港区位于与靖江市交界的如皋市境内,划分为又来沙、长青沙、泓北沙三个作业区,以干散货、油品、液体化工品和杂货运输为主,是南通市及如皋市产业布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并为苏中、苏北和长江沿线部分地区提供物资转运服务。本次规划中三大作业区均采用顺岸与港池相结合的布置方案,规划形成码头岸线共计21.5千米,陆域总面积约为17.4平方千米。计划在又来沙港池对面水域建设新的锚地,进港航道建设标准将根据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方案进一步研究论证。

  天生港区位于如皋北汊口到港闸区通吕河口上游侧,划分为横港沙作业区、天生作业区、小李港作业区和如皋北汊作业区共4个作业区。根据港区功能定位,本次规划以横港沙作业区方案布置为主,天生作业区、小李港作业区和如皋北汊作业区以优化、完善布局为主。横港沙作业区是天生港区未来发展的主体,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液体化工品运输,主要为横港沙临港工业发展服务,兼顾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物资中转服务。规划范围为澄通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初步确定的圈围方案的围区以内,圈围后形成堤线长15.5km,新增土地面积约19.4km,具备成片开发建设深水码头的条件。结合港区开发条件和沪通大桥建设方案,规划横港沙作业区划分为液体化工码头区、通用码头区和天生港水道中转区。

  通海港区位于通常汽渡至海门港闸之间。划分为西、中、东三个作业区,采用顺岸栈桥式与挖入式港池相结合的布置方案,规划形成码头岸线约19.4千米,陆域总面积约为23.9平方千米。新通海沙处于中作业区,圈围后形成岸线长16.8km,规划港口岸线14.2Km,可建设千吨级及以上泊位68个,形成陆域面积2370万m2,码头年通过能力可达8600万吨。通海港区定位为以集装箱、散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物流、中专运输、保税仓储、综合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港区。

  据南通市港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正在实施,2015年将贯通到南通港天生港区。如皋港区、通海港区、天生港区规划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南通沿江港口做大做强,破解港口资源紧缺的瓶颈,为南通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拓展了新空间。

  截至目前,南通港已经形成沿江9个、沿海2个,共11个港区的总体规划。通州湾港区的规划研究正在抓紧推进,未来南通港将形成“一港十二区”的规划格局,港口已经成为南通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战略支撑。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  维护单位:南通港口协会   沪ICP备05056019号  沪公网安备31022102000114号   管理